拖拉機廠技術創新、“走出去”
主機質量上看,國產機械在性能方面明顯遜于外資品牌。“比如裝載機,國產品牌可能只能用個兩三年就得大修,而一些高端品牌可以用個七八年,甚至十年。從長期來看,一些工況條件差的,采購高端品牌是劃算的,不過在有些領域,國產品牌已經達到了技術要求。”卡特彼勒上述銷售人員說。
“大部分利潤貢獻給了高端零部件配套商,主要是因為國內高端零部件做不出來。比如液壓件許多都進口川崎的,而且川崎一家的數量都不夠國內主機企業使用,供不應求,所以價格高。”山東力士德挖掘機公司一位高層告訴本報。
目前,國內工程機械一般配套件生產供應是非常充足的,完全能夠滿足主機廠供應量的需求,且還有出口。《工程機械行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中稱,高技術、高附加值的關鍵配套部件主要依靠進口,平均每噸價格超過8萬美元。例如傳動部件、控制元件、柴油發動機及關鍵液壓件嚴重緊缺,能力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反差強烈,從而影響了中國工程機械向高端技術產品的發展。
拖拉機廠技術創新、“走出去” 0 本文被閱讀 0 次
上一條:拖拉機廠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 | 下一條:拖拉機油門的正確使用 |